1.概要 由于高尔夫球场草坪生长的特殊性,需要经常灌溉维护其正常生长。不同区域的草坪品种、土壤和根系等不同,其灌溉制度也不同。而灌溉包括自然降雨和球场灌溉系统。而灌溉系统运行成本,直接影响到球场的维护成本。而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降雨降低灌溉量是每个球场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人工灌溉还是智能中控都需要了解草坪生长特性和有效降雨多少。而目前国内对球场有效降雨利用和评价都没有深入研究和介绍。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推荐的有效降雨评价方法,结合高尔夫球场草坪根系和土质等评价,总结出适合高尔夫球场有效降雨的简单评价方法,以便球场草坪总监或灌溉主管更好利用现有的自然降雨灌溉,减低运行成本,使球场草坪健康生长同时,更好地“合理利用水资源”。
2.评价方法 评价有效降雨量有许多方法,其中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推荐(USDA, SCS)的方法是主要评价方法之一。它是根据长期气候和土壤湿度数据提出的估计有效降雨评价方法。它主要根据22个站点的50年降雨记录,代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综合分析结果。土壤湿度平衡根据每天降雨干燥或灌溉增加补充蒸散量。为了避免复杂,本方法不考虑土壤入渗率和降雨强度。适合雨强度低,土壤入渗高的区域。 2.1 计算公式评价方法 公式有月平均值和旬平均值。按月平均降雨计算公式为: PE = PM * (125 - 0.2 * PM) / 125 对于 PM ≤250 mm PE= 125 + 0.1 * PM 对于 PM > 250 mm 其中: PE月有效降雨 (mm) PM月降雨 (mm) 按旬平均降雨计算公式: PED = PD * (125 - 0.6 * PD) / 125 对于PD ≤ (250 / 3) mm PED = (125 / 3) + 0.1 * PD 对于 PD > (250 / 3) mm 其中: PED旬有效降雨 (mm) PD旬平均降雨 (mm) 2.2 表格评价方法 在有净灌溉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表格计算有效降雨。根据每月总的降雨和耗水量ET,其有效降雨值计算见表格1,其值基于75mm净灌溉量,该值是指在灌溉时段的有效根系储水量。该数据转换为其他净深度或系数由表2计算出。例如对于灌木在壤土上生长,净灌溉量为50mm,七月平均耗水量为140mm,月平均降雨量175mm,则有效降雨为120 x 0.93 = 111 mm。月有效降雨不能超过耗水量。如果超过取二者较小值。 而对于草坪根系为20厘米,那有效降雨利用为20%,则该月有效降雨22毫米,那还需要增加灌溉量68毫米(140-22-50=68毫米)。因此灌溉对有效降雨利用率会减低。 表1: 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间隔天数
3. 评价方法举例 降雨有效性与植物根系深度有关。对于园林景观乔木、灌木根系较深,有效降雨利用率就高,而高尔夫球场草坪根系较浅,有效降雨利用率就低。因此对于高尔夫球场,对于果岭、球场和长草区的根系培养,也就是更好地提高有效降雨利用率。 例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气象资料,北京地区多年月平均降雨量如下表:对于 PM <= 250 mm,根据公式PE = PM * (125 - 0.2 * PM) / 125 ,得到每个月的有效降雨,全年合计得到全年有效降雨约为459毫米。
这是对根系在60-10厘米比较深的景观植物,对于高尔夫球场草坪根系一般在5-20厘米,有效储水量也就是2-8毫米,许多降雨都会由于深层渗漏而损失。如果根系能养护培育到20厘米,有效降雨也只有目前的20%。对北京球场年有效降雨可利用115毫米。 而目前球场大部分草坪区域根系只有10厘米左右,其降雨利用率也就是10%,就是最多60毫米,何况没有雨量智能监测,经常灌溉根系浅,有些草坪根系只有5-8厘米,更降低了降雨利用率。因此目前多数球场也只有5%左右,就是每年有效降雨利用率在30毫米以下。而对于降雨比较多的海口年有效降雨量1141毫米,那草坪20厘米根系深最大有效雨量利用率为228毫米。
4. 结论 高尔夫草坪不同于园林景观植物,草坪根系较浅,根据草坪根系深度10-20厘米,有效降雨利用只有评价模型有效降雨的10-20%。根系越深有效降雨利用率越高。因此提高高尔夫球场的有效降雨利用率,一方面适时适量灌溉,利用智能雨量监测技术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同时对球场根系进行更好的养护和深根管理,使球场降雨利用率提高,降低运行成本同时,提高果岭的打击速度,球场更加“合理利用水资源”。
作者简介: 门 旗,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效龙,雨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场地委员会cccga.cn
GMT+8, 2021-2-28 23:01 , Processed in 0.2463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